|
(438081-0001)
|
康桥科学史丛书-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Books]
(日期:2005-05-03)
售价($):
HK$65
(US$8.4)
发行商: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
作者:格兰特 郝刘祥
本书是《康桥科学史丛书》中的一种,重点讲述中世纪物理科学思想的历史。中世纪科学史,就是古希腊科学经罗马和拜占廷帝国传到伊斯兰世界、进而传到西欧的过程中,人们对古希腊科学的传播、消化与修正的历史。本书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单就希腊科学在西欧重现的历史勾勒了一幅清晰而又生动的图
像。全书分五章,第一章简要地描述了自罗马帝国晚期至西元1000年西欧科学的状况;第二章重点介绍希腊科学经阿拉伯世界传入拉丁欧洲的大翻译活动;第三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科学活动的舞台——中世纪的大学,同时还让我们目睹了该舞台上演的一幕激动人心的正剧——希腊科学特别是亚?土多德的体系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斗争;第四章和第五章专门讨论中世纪晚期亚?士多德学派的物理学和宇宙学思想。中世纪晚期经院学者对亚?士多德体系的消化与修正,不仅为西欧确立了理性与科学的传统,同时也为16-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创造了条件。最后,本书还包括一个翔实的文献评介,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南。
本书可供从事科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研究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对文化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与参考。
|
购买
|
|
|
(438081-0002)
|
康桥科学史丛书-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
[Books]
(日期:2005-05-03)
售价($):
HK$73
(US$9.4)
发行商: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
作者: 韦斯特福尔 彭万华
本书作者以17世纪翔实的科学史料为依据,遵循那个时代各门科学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脉络,论述了在机械论哲学的影响下,各门科学在17世纪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以开普勒和伽利略为主线,阐述了牛顿之前天上的动力学与地上的力学发展过程。第二章探索了从吉尔伯特、笛卡尔到伽桑狄机械论哲学自身的形成及其特点,指出了机械论哲学对17世纪各门科学的深刻影响。第三章论述了气压计及光学理论的发展。第四章描述了机械论哲学使得化学进入科学范围的过程。第五章论述了17世纪的生物学在机械论哲学影响下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事业的组织。第六章分析科学社团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介绍了17世纪对碰撞与圆圆运动的研究,分析了两个主题对17世纪力学科学的影响。第八章以牛顿动力学为主线,分析牛顿伽利略所代表的数学描述传统与笛卡尔所代表的机械论哲学传统相统一,并确立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个框架,完成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
|
购买
|
|
|
(438081-0003)
|
康桥科学史丛书-19世纪医学科学史
[Books]
(日期:2005-05-03)
售价($):
HK$103
(US$13.3)
发行商: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
作者:威廉·F·拜纳姆 曹珍芬
本书集仲介绍19世纪的易学科学史,从医学的概念、组织机构的形式以及专业配置等方面重点阐述了18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现代医学的形成过程。全书涉及到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免疫学、临床实践、预防医学、医院医学、社区医学、实验室医学等方面的演进过程。本书还从诊断仪器的使用过程说明医学同科技发展的有机联系。
本书是《康桥科学史丛书》中的一种,可供从事科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医护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
购买
|
|
|
(438081-0004)
|
康桥科学史丛书-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能量、力和物质
[Books]
(日期:2005-05-03)
售价($):
HK$73
(US$9.4)
发行商: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
作者:彼德·迈克尔·哈曼 龚少明
本书以不具备专门的物理和数学知识的读者所易于读懂的方式,简洁地说明了19世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作者哈曼博士对这百年时间?的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着重讲述物理学家在机械论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建立他们的理论的过程。
本书通过对19世纪物理学家所面临的概念问题的集中讨论,阐明了场论、乙太、势力学在这百年?的地位,由于作者对他的学科所具有的正确的历史观,使他能够对这段时间?的科学发展以及出现的困难作出高度概括的说明,本书开头描绘了19世纪早期物理学的学科范围,再以爱因斯坦早期工作为结尾。
无论专家学者和科学史的学习及广大读者都会欢迎这一研究成果。它告诉你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别所在。
|
购买
|
|
|
(438081-0005)
|
康桥科学史丛书-技术发展简史
[Books]
(日期:2005-05-03)
售价($):
HK$74
(US$9.5)
发行商: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
作者:巴萨拉 周光发
本书描述的是技术发展理论的依据是技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从经济史和人类学中获取的相关材料。它挑战了一种流行观点:技术进步是由少数英雄式的人物不依赖过去的任何原有技术而创造的一系列发明所推动的。因而,本书的观点是以生物进化论而非以政治革命理论和实践为基本出发点,所作的类比构成的。
本书中贯穿着三大主题:其一是多样性--确认古往今来所见的人造物的品种惊人之多;其二是需求--相信人类总是因某种动机去发明人造物以满足人类生命的基本需求;其三是技术进化--通过有机类比解释这些新颖产品为何出现及其选择机制。
尽管本书的目的不是按年代先后叙述技术史事件,但包括了西方技术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主要成就:水轮、印刷机、蒸汽机、汽车和卡车、电晶体--并以它们为例支援本书的理论框架。本书对那些欲想知道技术怎样发展以及为何发展的人--无论是学习科技史的学生还是科技史研究专家,以及从事哲学史、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
|
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