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主頁 最新信息 優悠錢 運費 購物指南 關於我們


(497220)
 
美國的霸權泡沫:糾正對美國權力的濫用
Mei Guo De Ba Quan Pao Mo: Jiu Zheng Dui Mei Guo Quan Li De Lan Yong

作者: 索羅斯
譯者: 燕清


平均評分: 
   用戶評語(0) 暫時没有此貨品的用戶評語

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

   產品內容
內容:
我認為布希主義的先發制人軍事行動是貽害無窮的,全球各地大多數人也這麼看。美軍入侵伊拉克便是布希主義的第一次實踐應用,結果卻激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過敏反應。這樣說倒不是由於有什麼人要為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辯護,而是由於美國人既沒有任何明確證據能證明薩達姆和“9.11”事件之間有任何關係,也沒有任何明確證據能證明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依然一意孤行侵略了伊拉克。
  今天,美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觀念上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美國以外的國家認為美國濫用了其在世界上佔據的主導地位。而美國國內的輿論界卻由於某種程度的誘導作用,認為薩達姆·侯賽因顯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只是在入侵伊拉克的後果顯示出來之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他們受到了誤導。
  在我看來,布希當局有意利用“9.11”事件,執行美國民眾原本無法容忍的政策。我要說,布希政府的美國霸權夢想既難以實現,又和美國一直以來堅持的傳統原則相互矛盾。霸權夢想威脅著我們的價值觀和安全感。同時也威脅著整個世界,因為美國實在太強大了。
  美國在當今的世界上佔據了首要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任何其他國家或者國家聯盟都無法取代這種地位。美國只會因為犯了錯誤,才可能喪失霸主地位。如今,美國正在犯這樣的錯誤,因為我們的國家正掌握在一群極端主義分子手中,他們強烈的使命感與他們處事方式上的剛愎自用密切結合。由於濫用美國的優勢地位,極端主義分子正在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衰弱,而不是更加強大。
  上面這些充滿硝煙味的文字自然會引起許多人激烈的反對,可是在這嚴峻的形勢面前,出現這種言論是情有可原的。如今正值非常時期,因此,我把規勸美國民眾在未來的大選中反對布希總統作為我的主要目標。我們被欺騙了。當喬治·W.布希參加2000年的大選時,他允諾的是低調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如今的布希主義。假如布希在2004年大選中落選,他的政策會被當作美國政治史上暫時的異常行為而一筆勾銷,美國因而能重新恢復其在世界上的適當地位;相反,假如布希又一次當選,選民們將認可布希的那套政策,那麼我們美國人將不得不承擔全部後果。然而,僅僅在選票上擊敗布希總統是不夠的。美國必須重新審視其在世界舞臺的角色,以更具有建設性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        *        *
  我個人對布希政府的過激舉措的敏感,也許很大程度上要歸結到我個人的背景經歷。我是一個猶太人,成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匈牙利,曾經先後生活在德國和前蘇聯的統治之下,從小就懂得政治制度是如何對人們的生存產生影響的。當我聽到布希總統說“要麼你和我們站在一邊,要麼你就和恐怖主義分子站在一邊”的時候,我仿佛聽到警鐘的鳴聲。美國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John Ashcroft)曾經聲稱:“對那些用失去自由的幻象來恐嚇熱愛和平的人民的人,我要說,你們的‘策略’只是幫助了恐怖主義分子,因為他們破壞了我們的國家團結,消融了我們的決心。他們為美國的敵人提供彈藥,挑撥了美國人民的朋友。”阿什克羅夫特的話使我內心產生深深的不安。我感到悲哀,因為一般的公眾並沒有像我一樣的警覺。這個地方不是我當初選擇為家園的美國。
  1947年,當我從匈牙利逃亡出來時,我首先來到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學習。在那?我深受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先生的影響,懂得了開放社會和封閉社會之間的差異。在金融市場獲得成功以後,我創立了促進開放社會發展的基金會網路。作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推行民主的實踐家,我感到自己有能力為重新思考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完成這一工作,我要給大家一套概念框架。這一框架在我的學生時代初具雛形,並且在日後的工作經驗中不斷得到修訂。從很多方面來說,它與我們的流行觀念不同。也許我使用的部分術語對讀者來說比較陌生:諸如開放社會(open society)、反射性(reflexivity)、徹底的可錯性(radical fallibility)、創造性謬誤(fertile fallacies)、人類未知準則以及盛衰迴圈的消漲模式過程的不同階段(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boom-bust process)。因此在附錄部分,我對概念框架作了簡短的說明。
        *        *        *
  我的這本書緣起於先前的拙作《喬治·索羅斯論全球化》。在那本書?,我仔細考察了我們的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IFTIs),並且對其更加有效的運行提出了建議。那時候,我關心的問題主要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他們反對對市場力量的任何干預——的盛行。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們是攻擊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的右派力量,而反全球化運動則是攻擊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的左派力量。我認識到了全球資本主義系統的缺陷,並且認為,重新改革和加強我們的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能夠治愈這些缺陷,而損壞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卻不能治愈這些缺陷。毫無疑問,我的觀點和布希政府的姿態恰恰相反。但是,“9.1l”事件帶來了一個機遇:美國上下都開始反省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態度的時刻來到了。我不希望白白放棄這個機遇。
  布希總統把美國和世界領向了另一個方向。他通過“9.1l”事件斷言我們具有先發制人採取軍事行動的權利。我目前主要關心的問題則是“先發制人”方式的濫用。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政府已經落到了極端主義分子的手中,這些極端主義分子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原生形態為指導,認為生活是以生存為目的而展開的鬥爭,我們必須以依賴運用暴力為主求得生存。其實這是一種曲解事實的觀點:“適者生存”既需要依靠競爭也需要依靠合作。美國追求軍事霸權和市場原教旨主義事實上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市場原教旨主義也強調競爭,損害合作。可是布希政府卻利用恐怖主義威脅為藉口,把全體美國民眾都帶動起來了。
  在“9.11”事件以前,錯誤的意識形態的盛行是被我們美國的民主的正常運行限制在一定的範圍?的。反恐戰爭一時間平息了評論家的言論,把美國人帶到了非常狀態。就是在美國人侵略伊拉克的那一刻,我們進入了我所謂的“遠離均衡”的狀態(far-from-equilibrium territory)。我發現,追求美國的世界霸權的過程和股票市場上常見的盛衰迴圈的消漲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泡沫已經破裂了。本書的目的就是解釋我們如何被捲入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混亂,以及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應該是什麼。在本書第一部分,我將對布希政府的政策進行批判性考察;在本書第二部分,我將清楚地勾畫有關美國角色的建設性圖景。

 

(497220-0401)
美國的霸權泡沫:糾正對美國權力的濫用 [Books] 
(日期:2006-09-22)
售價($): HK$65 (US$)
發行商:商務印書館

產品語言: 簡體中文
國際書碼: 7100042283
出版年月: 2004/12/01
印刷版次: 1
Nil
售價($):
數量: X
總共($):
存貨狀態: 訂貨(7至11天出貨)
(運費 5.0 貨運單位(DU)計算)
購買
 

1
總數: 1

其他你可能有興趣的產品
 

(427300)
金融企業的領導藝術
Jin Rong Qi Ye De Ling Dao Yi Shu

(424050)
營造公司良好氛圍的關鍵
Ying Zao Gong Si Liang Hao Fen Weu De Guan Jian

(453315)
協作領導力
Xie Zuo Ling Dao Li

(412962)
賞識管理:提高士氣、工作效率和利潤的簡單方法
Shang Shi Guan Li : Ti Gao Shi Qi , Gong Zuo Xiao Lv He Li Run De Jian Dan Fang Fa
 


影碟目錄

Android app on Google Play
 
 
 
 
Buyoyo News Feeds

參考匯率:
US$1 = HK$7.8
RMB$1 = HK$1.1

歷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歷屆金像獎得獎名單


關於 SSL 認證
本站為網際威信「全球安全認證網站」正式認證許可之電子商務網站

主頁 | 最新信息 | 優悠錢 | 運費 | 購物指南 | 關於我們 | 手機版
© 寰達有限公司1996- 版權所有
保密政策, 私隱政策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