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634)
|
|
譯餘偶拾 Yi Yu Ou Shi
作者: 楊憲益
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
|
產品內容 |
內容:
朋友要我把過去發表過的文史考證筆記,整理一下,編成一集出版。這些筆記都是舊作。在付印之前,有必要作些說明,交代一下。
我開始寫這類筆記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當時寄居重慶北碚,在國立編輯館做英譯《資治通鑒》工作,同盧冀野、楊蔭瀏、楊仲子等朋友來往很熟。在他們幾位的鼓勵下,寫過一些文史考證文章,寄給上海的《新中華》雜誌發表。在一九四七年把其中的二十幾篇編成一個集子,盧冀野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零墨新箋》,編入“新中華叢書”,只發行了一版。後來在解放戰爭期間,又陸續寫過一些筆記。一九四九年南京解放後,又把這些後寫的稿子編成一集,自己出錢印了一百本,起名叫《零墨續箋》,分送一些朋友。後來就再沒有這種閒情去寫這些東西了。有些朋友認為這些考證,雖是我青年時期不成熟的讀書筆記,也許還有些參考價值,要我再編一下,重新付印,因為原來的《零墨新箋》和《零墨續箋》,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去年有些老朋友要我再寫幾篇這類筆記,由於他們的盛情難卻,曾寫過幾篇,連同一些舊稿在報刊上登載過,起了一個新名,叫做“譯餘偶拾”。這次重編舊稿,就用《譯餘偶拾》這個新名,因為自己主要還是個翻譯匠,而且《零墨新箋》那個書名自己也並不喜歡。新寫的幾篇這次都未收入此編,因為現在用的文體,同過去不大一致,放在一起,好像不太合適;將來如有餘暇,能多寫幾篇,再出一本《譯餘偶拾二編》好了。
重讀這些青年時的筆記,覺得內容上問題不少。有許多過去的假設,如考證李白先世源出西南邊疆,顯然是錯誤的,以前已有詹鎂等同志考證李白的先世來自碎葉了。此外還有不少疏忽之處,如考證蕃薯在明萬曆年間始傳入中國,應該說明這裡的蕃薯是指馬鈴薯,不是白薯。還有不少牽強附會、望文生義、不夠嚴肅之處,但是也有些考證,如關於《西域記》的摩醯羅炬羅即吐谷渾的慕利延,以及一些關於東羅馬和古代中國的交往,則今天我還是認為可以成立的,所以也許還值得重新出版一次。
這次編印過去的舊稿,沒有做什麼文字上的改動,只是從《零墨續箋》?抽掉了一篇,其餘一切照舊。很明顯,內容上的錯誤是大量的,希望讀這本集子的朋友予以指教改正。
|
|
(490634-0601)
|
譯餘偶拾
[Books]
(日期:2006-08-18)
售價($):
HK$66
(US$)
發行商:山東畫報出版社
產品語言: 簡體中文
國際書碼: 7807132434
出版年月: 2006/05/01
印刷版次: 1
字數: 182000
Nil
|
購買
|
|
|
參考匯率: US$1 = HK$7.8 RMB$1 = HK$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