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剛出頭的年紀就成為國際古典音樂舞臺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傑奎林·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這位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卻在1987年因受到多發性硬化症的困擾悲劇般地離開了自己摯愛的演奏舞臺。杜普蕾她的一生實在太過傳奇,又太過濃烈,動人之處在於她的真實,她的自然,和她充滿光彩的生命力。她以極大的才華征服了世界,又以一種近乎悲劇的生活結束了自己的演奏生涯,甚至是生命。杜普蕾的演奏蘊涵著一種稀世的天賦,能給予聽者從未有過的感動與震撼。人的靈魂一旦被這種音樂所感化,其餘生都將共鳴於這種不滅的餘韻。
在這份紀錄片中收錄了不少從未公諸於世的片斷,大部分是我們於1967年到1971年間為她拍攝的畫面——那正是她的黃金時期。我們看到杜普蕾在二十歲芳華時就無畏地看著拍攝她的鏡頭,自然而大膽地展現其挑戰世俗的個性,她用大提琴撥奏演唱流行歌曲,講述自己雖然愛音樂卻不想讓演奏佔據自己生活全部的態度,也看到她在恩師面前飄散著一頭長髮、穿著極短的迷你裙、展現她那青春洋溢而肉感的身體、違反一般拉奏規定、自由地隨著樂間擺動全身和頭部,啤中的音樂卻又那麼的知性、技巧與纖細敏感兼具。
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多都是杜普蕾在排練場合中的畫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完整自我的真實流露:無比的藝術激情與充滿感染力的歡笑。而後半部分則幾乎都是挑戰想像極限的傑出的現場演出實況。她如何在戲耍之中臨時被求隨便選一首大篇幅巨作之下,立刻轉換情緒開始演奏布拉姆斯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也看到她和帕爾曼、巴倫波因交換樂器,荒腔走板地拉奏鱒魚五重奏的嬉鬧場面,讓我們看到這結當時的青年才俊和未來的大師當年年少輕狂的心情。換句話說,這部分的影片著重於她的音樂,而不著墨於她的生活。因為真正能不朽於世的,是杜普蕾的音樂。致使她在音樂界以驚人的才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雖然片中多的是其他演奏家談論她不世出才情和天份,但真正讓她與二十世紀許多神童、天才不同的,卻是這份無視於傳統和古典音樂圈嚴謹自律規範的自由靈魂。
影片的結尾,當欣賞到杜普蕾演奏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Elgar cello concerto)結束樂段的景象,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把目光聚焦於這位大提琴乒乓的臉部,領悟到為什麼她的演奏是如此的具有持久的震懾力,這麼的唸經人終生難以忘懷。這就是音樂帶來的生命魂魄,這就是杜普蕾予人的靈魂抓力。也正是為了這種力量得以延續並感染更多已經敞開的心靈,我們製作了這部影片,留下音樂家杜普蕾在巔峰時期的概貌,亦彌足珍貴。
01 Title and introduction 標題及介紹
02 Brahms:Sonata No.2 in F Op.99 勃拉姆斯:F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
03 Offenbach:Duos of two cellos 奧芬巴赫:大提琴二重奏
04 Beethoven:Sonata No.3 in A Op.69 貝多芬: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
05 In the recording studio-Brahms 勃拉姆斯組曲-錄音室排練現場
06 Schubert:Piano quartet in A D667 the trout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07 Beethoven:Piano trio No.5 in D Op.70 No.1 The ghost 貝多芬:幽靈鋼琴三重奏
08 Elgar: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